欢迎访问深圳市南山区智能经济产业协会!

深圳市南山区智能经济产业协会

Shenzhen Nanshanintelligent Economy Industry Association

【会员动态】复临科技丨ONES 参编《央国企数智化转型发展报告(2025》重磅发布
来源: | 作者:智能媒体人 | 发布时间: 2025-08-11 | 1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央国企数智化与转型战略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以“数智为路,战略致远”为主题,重磅发布了《央国企数智化转型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


ONES 作为核心参编单位之一,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阿里云、华为云等头部企业共同参与了报告的编制工作。



< 报告目录 >


《报告》全景解析央国企数智化转型趋势


《报告》基于对 134 家央国企的调研数据与行业实践,全面剖析了央国企数智化转型的总体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并对通信、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情况做了分析,核心结论如下:


一、央国企数智化基础进一步夯实,呈现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调研显示,超八成央国企已迈入更深层次的转型阶段。其中,39.7%的企业处于全面转型阶段,实现了跨部门协同和智能决策体系建设;32.1%的企业处于整合阶段,集中在单一领域纵深的全流程数字化贯通;17.9%的企业处于转型最高阶的生态阶段,实现了对外输出赋能并构建产业生态。


二、重点行业的转型差异化显著,各领域依托产业特性纵深发展


  • 通信行业企业转型阶段领先,技术应用全面,处于全面转型阶段和生态转型阶段的企业分别达到41.7%和33.3%,聚焦 5G、AI、云计算全场景应用,信创软件投入占比91.7%,人才供给相对充足;

  • 金融行业企业重视技术应用,业财融合成熟,72.7%的企业投入数字基建,实现AI 深度赋能业财体系;

  • 能源行业企业数智化转型政策驱动因素显著,占比为90%,智能制造(60%)与智慧供应链(40%)为核心场景,侧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供应链协同占比 90%);

  • 交通行业企业效率驱动突出,云计算(90.9%)与大数据(81.8%)应用广泛,设备管理(72.7%)与供应链优化为转型重点对象;

  • 制造业企业技术变革成为转型主导因素(88.9%),智能制造 AI 应用实现全覆盖,数字基建投入占比 88.9%,但系统孤岛问题显著(66.7%)。


三、转型深层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六大核心挑战亟待突破


央国企在战略、组织、技术、数据、生态及人才等层面仍面临协同不足、适配性弱、治理滞后等结构性挑战,需系统性突破以释放转型效能。


  • 战略层面,调研显示21.8%的企业存在战略规划与执行脱节问题,传统考核体系难以匹配转型长期性需求,导致资源分配偏向短期效益;

  • 组织层面,59.7%的企业面临人员能力断层,业务与技术部门目标分化,50%的企业存在跨部门协同障碍,“数字孤岛”阻碍数据流动;

  • 技术层面,42.5%的企业面临核心技术自主化挑战,信创生态兼容性瓶颈显著;

  • 数据层面,67.9%的企业受数据质量问题困扰,内部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多系统协同,且44.9%的企业存在数据人才缺口;

  • 生态层面,41%的行业处于“局部突破期”,全链协同不足,央国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

  • 人才层面,64.1%的企业面临数字化人才短缺,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四、方法论体系迭代升级,构建科学评估与规划支撑体系


报告推出《企业数智化转型成熟度模型(IOMM 3.0)》以“六大能力域×六大价值导向×五级成熟度等级”构建评估体系,为企业转型能力精准画像;《DISP:企业数智化转型战略规划方法论》从战略层、设计层、实施层和治理层四个层级构建规划方法和指导体系,助力企业精准把握数字化方向,科学、有效、系统地开展数字化规划工作。


五、七大未来方向勾勒转型蓝图,驱动产业升级与价值重构


展望 “十五五”,央国企数智化转型需以 “创新驱动、绿色赋能、生态协同”为主线,从 技术创新、业务升级、组织变革、数据赋能、人才升级、生态融合、绿色发展 七大维度构建系统性转型体系。


  • 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聚焦生成式 AI、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突破,增强数智技术储备,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 业务升级重塑产业格局,推进 “黑灯工厂” 规模化与智慧能源场景创新落地,驱动生产效率跃升、能源管理精细化,重塑产业竞争形态; 

  • 组织变革构建柔性协同架构,打破部门壁垒,激活组织效能,实现组织敏捷响应,破除协作梗阻,提升管理协同效率; 

  • 数据赋能推动要素资产化与合规流通,释放数据价值乘数效应,支撑精准决策与业务创新,构建数据驱动的增长模式; 

  • 人才升级打造 “技术 + 业务” 复合型团队,强化数智转型人才支撑,填补数智能力缺口,保障转型战略高效落地; 

  • 生态融合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聚合伙伴共建数智生态体系,打通产业链资源堵点,加速技术 - 场景转化,共筑创新生态; 

  • 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 “双碳”,勾勒全维度绿色转型蓝图,推动能源高效利用、碳排放可视可控,筑牢绿色发展基底。